汉礼微课堂

执轻如不克。——《礼记·曲礼下》

执虚如执盈。——《礼记·少仪》

当我们穿上广袖的汉服

很多说会说:这非常的不方便

其实这不方便的背后另有深意

是刻意如此培养我们的举止气质

当我们手拿很轻的东西也像拿重物一样

端空的杯子也像端满水的杯子一样

细细体会,谁还不是一位优雅的小女子呢?

凡奉者当心,提者当带。——《礼记·曲礼下》

奉在心里,提在腰上

我们的衣袖才更显风度

揖礼第二要:立容德

足容重、立容德——《礼记》

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间二寸,端面摄缨。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贾谊《容经》

男子足间二寸,与肩平宽,女子双脚并拢

站立脚下落实有力,心有德敬

头直面端,平视前方,提臀收腹,体不摇肘

这就是经立的要领

所有的揖礼都是在经立的基础上实现的

揖 礼

有了以上基础就可以愉快的行揖礼啦

揖礼属于相见礼,据考证大约起源于周代以前

据《周礼》记载,揖礼有天揖、时揖、土揖等

经时代演变,天揖多用于向长辈行礼

时揖用于平辈之间行礼,土揖为长辈还礼

在礼与俗的变迁发展中揖礼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诸多细节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区域

都有不同的世俗演绎与变化

本帖参考容经、礼记等,总结出简单易行方案

叉手礼及宋明时流行的女子万福因篇幅原因不再介绍

以避免支离、繁复

① 大揖礼(天揖)

向长辈、师长表达敬意

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

袖子至虎口位置、并贴平

举手加额,以腰为轴(不是低头、弓背)

手、头、肩背皆在腰的带动下,鞠躬九十度(矩折)

稍顿后起身,手放回胸腹之间,恢复立容

② 平揖礼(时揖)

用于平辈,或一般场合敬上

其它与天揖同,只鞠躬三十度(磬折)

③ 推手礼(土揖)

用于长辈、师长还礼

其它与天揖同,稍屈身(微磬)或点头即可

④ 拱手礼

类揖礼,身子和胳膊不动

手微拱,举于下额处示意即可

这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礼节之一

可作为大多数日常礼貌性的见面礼节和回应

⑤ 万福礼

女子的日常礼仪

很多场合,考虑女子不便做揖礼

如军人不便行肃拜一般

(肃拜亦有多种说法,此不赘述)

发展出女子万福礼

右手压左手叠并放于胸前,手心向下

平直中正,方贴合华夏审美

微屈膝,微低头即可

口道万福或其它祝福、感谢的话

以上,如果你学得有用,请转发点赞吧

给小编更多鼓励

↓↓更多好文分享↓↓

HanFu Culture ExchangeAssociation of Xiame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