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n注入几种方式 (放入Spring容器)

目录

1、XML方式注入

set方式注入

构造方法注入

2、注解方式注入

@Component + @ComponentScan

@Configuration + @Bean + @ComponentScan

@Import

3、实现ImportBeanDefinitionRegistrar接口

4、实现FactoryBean

5、实现BeanDefinitionRegistryPostProcessor

一、XML方式注入

在现在这个Springboot横行的年代,以XML来注入的方式可能已经不多见了,因为压根用不着,但毕竟是注入方式之一也得提一提,这种方式就是依赖于XML的解析来获取我们需要注入的Bean对象

常见的方式有:set方法注入、构造方法注入

这里举几个常见的例子:

1、set方式注入

测试:

2、构造方法注入

测试:

二、注解方式注入

1、@Component + @ComponentScan

我们开发中常用的 @Service 和 @Controller都是@Component下的注解,需要配合@ComponentScan注解才能被扫描到并放入IOC容器中

为什么平时却没用 @ComponentScan注解呢 ?

因为平时用的都是Springboot,Springboot启动类上的 @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类下已经带有 @ComponentScan注解了,默认扫描启动类同级包下的 @Component

例子如下:

我们先准备一个获取IOC容器内bean 的工具类 SpringUtils:

测试要注入的Bean实体类:

可以看到报错了,压根找不到这个bean,因为我们上面说过了springboot默认扫描的是启动类同级下的路径,我们把启动类放到了独立的包下,所以扫描不到了,这时候我们要么在用@ComponentScan注解配置一次扫描路径,要么把启动类提出来,我这里演示前者

我们在启动类上加上@ComponentScan注解配置一次扫描路径,就可以看到注入成功啦

2、@Configuration + @Bean + @ComponentScan

@Configuration注解相信大家也都不陌生,这个注解同样要配合@ComponentScan使用,那到底和@Component有什么区别呢 ?

@Configuration注入的是CGlib代理类,@Component注入的是类本身

我们与@Component一样准备个@Configuration注入类:

可以看到Bean类的本质区别,难道为了这个就搞了@Configuration注解吗?当然不是,这个注解还可以配合@Bean注解一起使用,用来同时注入多个Bean

这样的@Bean可以在同一个类中注入多个,所以@Component更多的用来注入配置文件类,@Configuration 更多的用来注入多个实例类

3、@Import

这种方式一般用在第三方包的加载比较多,使用起来呢也简单需要注入哪个Bean,导入哪个Bean的class就可以了,例如:

这个注解使用得注意,一定要能被扫描到才行,可以直接放在启动类上,如果是普通需要配合@Component或者@Configuration来使用,因为此注解单独使用是不会被扫描到的,也就不会被加载了

在一个注解上导入多个Bean要写这么多可能不是很优雅,所以还可以配合ImportSelector接口使用:

4、实现 ImportBeanDefinitionRegistrar接口

看接口名称就知道了是不是有点像Bean的注册接口,需要配合@Import使用:

测试:

我们平时开发中常用的openfeign也是采用的这种方式:

5、实现FactoryBean

用这个得先搞清楚FactoryBean和BeanFactory的区别:

BeanFactory:IOC容器顶层接口,用来Bean容器管理

FactoryBean:是一个bean,是一个能产生bean的工厂,本身也会作为bean给容器管理,所以作为一个能产生Bean的工厂,我们可以自定义Bean(这也是最关键的点)

让我们来看看怎么用:

测试:

可以看到通过Class无论是工厂bean还是工厂生产的bean我们都可以获取,但是发现通过beanName获取bean的区别没有,我们通过工厂的beanName获取到的是实际生产的对象,

要获取真正的工厂需要在beanName前面加上&

为什么通过工厂的beanName获取到的是实际生产的对象 ?

其实从上述注入的过程中也能看到我们往容器中注入的其实是工厂Bean,并没有注入工厂生产的那个对象(可以打印容器所有的beanName验证),可以理解为在从容器中获取Bean的时候有判断是否实现了FactoryBean接口,实现了则会调用该bean的getObject()方法返回,所以此时会返回实际工厂生产的对象了

我们一样以openfeign框架举例:

此注入的feign接口实际注入的是FeignClientFactoryBean,所以在调用容器中feign接口bean对象的时候,实际执行的是FeignClientFactoryBean.getObject()方法

6、实现BeanDefinitionRegistryPostProcessor

这个接口继承了BeanFactoryPostProcessor接口,BeanFactoryPostProcessor是BeanFactory的后置处理器,该接口多个了一个对BeanDefination处理的方法,可以在BeanFactory生成后对里面的BeanDefination做一次处理,所以当然可以注册BeanDefination,后续就创建Bean了

BeanDefinitionRegistryPostProcessor源代码如下:

怎么用呢?先直接上例子吧:

乍一看和ImportBeanDefinitionRegistrar类似,都是用了BeanDefinitionRegistry 来注册的,但ImportBeanDefinitionRegistrar是Spring的扩展点之一,提供给第三方对接使用的

BeanDefinitionRegistryPostProcessor这个源码就不追溯了,后面再说(还是提一下吧,容器初始化的时候有调用)

既然是BeanFactory后置处理器,所以它还可以修改BeanDefination里面保存的Bean信息:

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