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几种主要的灯笼类型:
有基座的灯笼
编辑
金铜灯笼(日本奈良东大寺)
立灯笼(立ち灯籠)是最常见的灯笼,有基座,笠上有雕花,其下分类众多:[11]
蟠龙石灯
又作盘龙石灯,竿上雕上蟠龙图案的石灯笼。
春日灯笼(春日灯籠)
以春日大社为名,是神社佛阁常见的灯笼类型,竿长、火袋高。一般会设置在园路两旁。需要有固定设施以防地震时摔倒。[12]
人物像石灯(韩国全罗南道华严寺)
柚木灯笼(柚ノ木灯篭)
日本第二古老的灯笼,发现于春日大社。[13] 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平安时代,竿可能是神社附近的柚木造成的,的上、中、下部有三个圆环,基座是六边形莲花,笠上无蕨手。[14]
越南寺庙内的覆钵式塔型石灯
狮子石灯
竿为狮子造型,也有些是在竿上较下部份雕上狮子图案[8][15]。
鼓腹型石灯
竿较短,分数节,中间部份较宽,如韩国潭阳开仙寺址石灯(朝鲜语:개선사지 석등)[15]。
高灯笼(日本琴平町)
柱式石灯
较高,常作楹柱用,竿呈方柱形,成对摆放,有些会刻有对联。
塔型石灯
灯室多于一层,呈塔型。
覆钵式塔型石灯
灯室呈覆钵式塔状,多以塔刹状组件代替宝珠[10]。
双狮子石灯(韩国忠清北道报恩郡法住寺
燃灯塔
基座及柱较灯室宽,整座呈塔状,如长子县法兴寺石灯[16]
埋灯笼
编辑
无基座的埋灯笼
埋灯笼(活け込み燈籠)是没有基座,直接插入土中的灯笼:[17]
织部灯笼(織部灯籠)
用来给手水钵照明而建,四边形火袋的高度可以调节。是江户时代的茶人古田织部特别喜爱的一种灯笼,也由此得名“织部”,但并没有证据显示是古田设计了这种灯笼。[18][19]
吉利支丹灯笼(キリシタン灯籠)
是织部灯笼的一种,石竿上可能刻有十字以及基督教圣人肖像,因此得名(吉利支丹即当时对天主教徒的称呼)。[18]
水萤灯笼(水蛍燈籠)
典型的水萤灯笼火袋有四个面,其中两个有方形开口,另外两个则是对顶三角形开口,见于京都桂离宫,笠有方圆两种。[18]
岬灯笼
没有基础,一般是在河岸港湾处模拟灯塔而建。
可移动
编辑
置灯笼(置き燈籠),没有竿和基础,虽然可以放置在地上,但是很难固定,其中包括三光灯笼(三光灯籠),个体很小,“三光”指的是其火袋透光口,通常模拟日、月、星的形状。[18] 长置于水边,也见于桂离宫。
雪见灯笼
编辑
没有竿和中台所以很低。主要用来照亮水面,常见的是三足灯笼,其中一足在陆上,其馀两足在水中,也有四足灯笼。有圆笠的丸雪见和六边形的六角雪见。
出现于桃山时代,现存最古老的雪见灯笼位于京都桂离宫,其历史可追溯到江户时代。[11]
徽轸灯笼
编辑
两足,多置于水边,一足在陆上,另一足在水中。见于兼六园。
野面灯笼
编辑
野面灯笼指的是用未经打磨的粗糙石头制成的灯笼。[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