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桥定理

欧几里得的證明

编辑

欧几里得幾何原本第一卷的命題五

欧几里得的證明包括第二個結論,就是若三角形的二腰延伸超過底邊,則二腰延長線和底邊的夾角也會相等。欧几里得的證明中包括了繪製二腰延長線的輔助線,但當時的數學家普罗克鲁斯指出他沒有用到第二個結論,而且若在三角形內部繪輔助線,會使證明比較簡單。欧几里得的證明用到稱為SAS的三角形全等,是幾何原本中的上一個命題。[4]

其他證明方式

编辑

人教版數學教科書證明

在教科書(例如人教版數學教科書在八年級“軸對稱”一章)上常見的作法是作頂角A的角平分線[5]。此證明方式比歐幾里德的簡單,但在幾何原本中命題9才是作角平分線[6],因此若幾何原本中在命題5就使用角平分線,會有循環論證的問題。

其證明如下:

令三角形為ABC,其中線段AB = 線段AC。

作角BAC的角平分線,和線BC交與X點。

線段AB = 線段AC,線段AX和自身等長,而且角BAX = 角CAX,因此依照SAS全等,三角形BAX和CAX全等,因此可得角B和角C相等。

勒讓德在《几何原理(英语:Éléments de géométrie)》用了一個類似的方式證明,不過令X是線段BC的中點[7]。其證明方式類似,但是會用到SSS全等,而在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未提到SSS全等。

帕普斯在约公元300年用了一个非常简短的方法证明: 等腰三角形ABC中, AB=AC, BC=CB, CA=BA, 则三角形ABC与ACB全等(SSS), 故三角形ABC 两底角相等 Q.E.D. 在约1960年,赫伯特·吉伦特(英语:Herbert Gelernter)编写的程序也得到了相同的证明。[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