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柄铁剑

玉柄铁剑出土于河南三门峡虢国国君虢季的墓葬,全长37厘米,其中剑柄长13厘米,剑身长24厘米。剑柄为铜芯,起到连接剑柄和剑身的作用,铜芯外镶有晶莹透亮的和田美玉和绿松石,并有精美的竹节饰纹,剑身和剑柄的结合处也镶有绿松石。剑身经由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鉴定,是由块炼法锻制而成,剑身外有丝织品包裹的痕迹,应当是被丝织品包裹后放入剑鞘。剑鞘则由牛皮精制而成。这把玉柄铁剑不仅制作精美,而且其利用玉、铜、铁三种材料制作而成,是我国目前考古发掘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它将我国的人工冶铁历史推前了近两个世纪,所以被专家们誉为“中华第一剑”。

在中国的冶金史上,铁器的铸造和广泛应用是在汉代。铁器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发展。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史进入了新的一页。但是,在汉代以前,铁器则很少出现。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中国在商代有用陨铁制造的兵器,而中原地区发现的铁器多数是在距今2600年的春秋时期。这次发现的玉柄铁剑为人工冶铁制品,而且属于西周晚期,距今大约有2800年的历史,它的价值和在学术史上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