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汉字? 这部巨型字典告诉你答案

汉字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曾经有社会学家预言说,如果到了22世纪还有两种文字存在的话,一种是英文,另一个就是汉字。在世界上,很少能有哪种文字,能像汉字以很少的数字就能清晰地表达某个内容,即便是抽象的概念也能说得很明确。

作为世界上最古来的文字之一,你知道我国现在有多少个汉字吗?首先这得从汉字的分类说起,其分类有近十种,这里我们先从甲骨文说起。

现存最古老可识的汉字,是三千多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甲骨文因刻在龟甲兽骨上而得名。通行于公元前1300-1100年的殷商后期。甲骨文虽不是最古老的汉字,但更早的汉字至今尚无成批的材料,所以研究汉字都从此开始。1899年在河南安阳的小屯村,陆续发掘有甲骨文的龟甲兽骨约15万片,其中共有4600多个不同的汉字,目前已经识出别2700个左右。

稍后便出现了金文,金文是刻在铸在古代青铜器上的文字,以刻在钟鼎上最为常见。故称“钟鼎文”或“铭文”,迄今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有一万多件,上面有4000多个不同的汉字。

到了西周晚期,金文逐渐演变为大篆。因其著录于字书《史籀篇》,故又称为“籀文”。《史籀镐》是周宣王的史官用来教学童的识字课本,今已失传。

《说文解字》收录了《史籀篇》残卷尚存的223个字。狭义的大篆是指西周晚期和秦国通行的字体。而广义的大篆则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春秋战国时期通行的文字和小篆。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通行于全国的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发布了“书同文字”的政令,李斯等以“秦文”为标准。加以整理成《仓颉篇)等三部为学开蒙的知识课本行全国,这就是由小篆发展而来的小篆。《说文解字》是以小篆为正体,收录了共9853个字。

东汉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课的文字学巨著。开我国文字学之先河,实际上是我国的第一部字典。其中共收字(小篆体)9353个,重文(古文、籀文等异体)1163个,把形体和偏旁构造分为540部,依部首排列,首创此法。

清朝康熙年间,张玉书等人编修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我国1979年出版的大型古籍、古汉语词典《辞源》,共收单字12890个。综合性辞书《辞海》,共收单字14872个。上世纪90年代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大词典》,被称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文字丰碑”,共收楷书单字54678个。

几乎同一时期出版的《中华之海》,则收楷书汉语单字85568个,为汉语字典字数收录之最。据说这还没有把所有汉字收录进去,但也已经是很可观了。

尽管我国汉字数量众多,但是常用的汉字也就2400个。著名小说家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全书21万字只用了2000多个汉字,出现频率最高的都是常用字。

对于一般人来说,主要熟练掌握3500-5000个常用汉字,就已经满足日常生活与工作需要了。毕竟像“龘”、“骉”“焱”“垚”、“犇”、“掱”、“瞐”、“畾”这样怪异的文字很少出现。对了,你能念出这些字的读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