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语问上帝|28. 上帝隐藏了吗?

文 | 杨腓力 ~栏目 | 有声书苑

你为何掩面,拿我当仇敌呢?你要惊动被风吹的叶子吗?要追赶枯干的碎秸吗?【《约伯记》13:24-25】

为了要确实了解约伯痛苦的心境,我把约伯说的话统统挑拣了出来,结果出乎我意料之外,约伯很少对他所遭遇的窘境埋怨,更多的是对上帝的“缺席”发出质疑。最让约伯伤心的是,当他在绝望紧急中向上帝呼喊,上帝却一点反应也没有。有许多人都有同样的心声。也许路易斯在他妻子患癌症致死,伤心欲绝时所写的这段话最为贴切:上帝到底在哪里?这是让人最受不了的状态。当你快乐的时候,快乐到你不觉得需要他时,他展开双手来迎接你。而当你情急需要,所有的帮助都无济于事地去找他时,你找到了什么?不过是大门深锁,一片寂然无声。如此情景倒不如干脆回头走了算了,因为你越等,那种寂静感就越强烈越可怕。约伯一定要申诉,要面对面与上帝对质。他几位朋友对他的同情,他避之犹恐不及。他要的是与全能主真实的晤面。尽管家破人亡,他还是不相信上帝会是个这么残酷不讲道理的上帝。如果他们能见个面,约伯就可以听见上帝这方面的辩护。但是,哪里也找不到上帝。听到的只是那些朋友叽叽喳喳的声音,加上可怕的、空洞的、当面甩门的声音。

信心的事实

“亲爱的主,我真渴慕见你,真渴慕与你同在。”【诗歌】

“我知道上帝活着,我今天早上还跟他谈过话。”【汽车贴纸】

“上帝爱你,并且对你的生命有一套美好的计划。”【布道小册】

“他与我同行,又与我共话,对我说我单属于他。”【诗歌】人类渴望上帝同在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不敢断言上帝一定会很亲密的同在,除非我们把他不在的时候也算在内,路易斯遭逢过,约伯遭逢过,理查德也遭逢了。在人生的过程中,每一个人必须面对上帝隐藏的现实。一种无所适从的阴影要降临时是不会预先发警报的,有时是在你最渴望上帝的同在时就来到了。南非牧师阿兰·波艾萨克(Allan Boesak)因为反政府言论,被关入牢狱中。在那严厉拘禁的三个星期中,他几乎都是跪着不断地祷告,求上帝释放他出来。后来他对会众讲述这段经验时说:“我不瞒你们说,那是我一生中最困苦的时刻。我跪在那里,话说尽了,泪也哭干了。”这也正是南非黑人的写照:他们祷告,他们哀求哭泣,他们等候,但是没有从上帝来的答案。有些人会辩解说,上帝并没有隐藏。像有一些汽车贴纸写道:“如果你感觉离上帝很远,那么究竟是谁移动了?”不过这种说法只会引起错误的罪恶感。因为在约伯记里明明记载的确是上帝自己移动远离了约伯,约伯并没做什么错事,但上帝却选择把自己藏起来。(如果你不认为,这是信徒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事,你只管从历史中找,神秘派基督徒的作品中,有哪一位在他与上帝的亲密交往中,不曾体验到这种痛苦的“灵里的黑夜”?)对所有受苦的人及他的陪伴者,约伯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功课,那就是埋怨与怀疑是“正当”的反应,不是信心软弱的表征——“正当”到一个地步,圣经把它明明记载了下来。在圣经中,我们可能不会找到上帝的敌对者,如马克·吐温写的《地球来鸿》(Letters From the Earlh)或罗素写的《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Why l am not a Christian)等这类的言论;但在约伯记,诗篇或先知书中,其实它们都曾露过面。圣经仿佛在预期我们会遭遇失望,因此上帝事先准许我们拿这武器来攻击他,因为他了解要持守信心所要付出的代价。特别是由于耶稣的缘故,他更能了解这种事。在客西马尼园与各各他山上,神自己必须面对神的隐藏。马丁·路德形容说,这宇宙间,在两根交错的木头上所呈现的是“神与神在挣扎奋战”。在那漆黑的夜晚,神自己亲身体验被神弃绝的感受。约伯的朋友坚持说上帝并没有隐藏。他们要约伯记取过去上帝显现的异梦、异象、福分,以及自然界的奇妙伟大,来证明上帝的同在。他们斥责说:“在光明中所学到的不要在黑暗中就忘记。”要论光明,我们这些活在约伯之后的人,看得见更多亮光——先知预言的成就,耶稣在世上的生活。然而这些亮光却对我们的痛苦和孤独感起不了作用。不管过去的时光多么美好,有时甚至连全本圣经的经文都帮不了忙。

三种反应

我知道自己对上帝的隐藏会有种本能性的反应:就是以不理上帝来报复。就像个小孩以为用小胖手蒙住眼睛就可以叫大人看不到他一样,我也试着把上帝关在生命之外。如果他不向我显现,那我何必要承认他?在约伯记里还出现另外其他两种反应:第一种就是他的朋友们所显示出来的反应。因为约伯针对他们的“基础神学”作攻击,所以恼羞成怒,告诉约伯:要压抑失望的情绪,因为我们所认识的上帝是很公正的,说些反抗上帝的话,只有让自己更丢脸。第二种反应就是约伯的反应:一团乱麻,胡猜瞎扯。“你为何使我出母胎呢?不如我当时气绝,无人得见我。”就像只鸟拼命地撞玻璃窗以示抗争一样无济于事。连他自己也承认他那些朋友的逻辑比较合理,而他的是前后矛盾且互相抵触,最后落入绝望中几近瓦解。这位本来以“完全正直敬畏上帝”著称的约伯,却对上帝讽刺说:“求你停手宽容我,叫我在往而不返之先,就是往黑暗和死荫之地以先,可以稍得畅快。”那么,圣经到底赞同那种反应?事实显明两种反应都需要纠正,不过当上帝在旋风中说完话后,却叫约伯这些虔诚的朋友要到约伯那里去悔过,求约伯为他们代祷。全本约伯记很大胆的一个信息就在:你可以对上帝说任何事。把你的忧伤、愤怒、疑惑、被出卖的失望感统统丢给上帝——他受得了。圣经上的属灵伟人常常都在跟上帝抗争。他们宁可像雅各一样跛着脚离开,也不愿意把上帝关在门外。圣经早已具备现代心理学的中心信念:既然不能否认那些感受,让它们消失踪影,不如好好地发泄出来。上帝除了一样反应之外,其他的都可以接受。那就是:他受不了人本能性地萎缩起来,不理会他,仿佛他不存在似的;而这个反应从来没有在约伯身上出现过。

大图景

尽情发泄情绪并不是约伯记中唯一的功课。在看不见的“幕后”世界里所发生的一切,显示出我们在面对上帝隐藏的现象时,常会被误导。我们认为上帝之所以隐藏起来,是出于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好像跟仇敌没什么两样。约伯就有这种想法,他说:“主发怒撕裂我,逼迫我。”其实在观众席的我们都知道他错了。约伯记的引言明说不是上帝撕裂他、逼迫他,是撒旦,只是上帝许可他这样挑衅而已。上帝当然不是约伯的敌人。约伯不但没有被上帝弃绝,而且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上帝细心的观察当中。当他要求为自己开庭辩白时,殊不知他的出庭,在另一场真正的宇宙法庭中,他不是那个指控上帝为被告的原告,而是成为信心法庭的主要证人。当然我们不能以此类推,认定我们的试炼和约伯一样,是上帝为了解决宇宙间很具决定性的问题所特别安排的。不过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在痛苦中的眼光也是一样的狭窄,并且曲解现实,因为在遭受个人性的感官刺激时,我们只会想到自己,而不会去想别的。从约伯记中,我们还学到,很多事情是在我们想象之外进行着。约伯觉得上帝缺席、隐匿,而布幕之后所见的正好相反,上帝是史无前例的参与者。在自然世界里,人类就只能吸收30%的光谱(蜜蜂和鸽子就看得见我们看不见的紫外线)。在超自然的世界中,我们能看见的就更加有限,我们只能偶尔得见那不可见的领域之一隅。我们可以从圣经上另外一个著名人物但以理的遭遇中,以另外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相同的道理。比起约伯,先知但以理对上帝隐藏了的经历算是很轻微的,但却也十分真实。但以理曾经花了二十一天的时间专心祷告,美味酒肉都没入口,甚至没有用油抹身,但上帝却没有回应。直到有一天,他看见一个眼目如火把、面貌如闪电的超自然体出现在河边,同他在一起的人虽没看见异象,却都战兢地逃跑。但以理见了这异象形容自己说:“我便浑身无力,面貌失色,毫无气力。”当他开始跟这“人”讲话时,几乎气都要断了。接着这个来访者告诉但以理,他之所以来迟的原因。他从但以理开始祈祷的第一天就已经应允了他的祈求,只是遇上波斯国的魔君拦阻21天之久,幸好最后有天使长米迦勒来相助,才得以挣脱敌人。我不想试图解释这段宇宙之战,只是想指出它与约伯故事的一个相同点。那就是但以理和约伯一样,在善与恶的宇宙两势力的争战当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虽然大部分争战的情形是他们所看不到的。对但以理而言,祷告好像没什么用,上帝好象漠不关心,真实“幕后”的情形恰恰相反。只因但以理有限的眼见,歪曲了事实的真相。事实的真相就像一幅以宇宙为帷幕的大图景,有很多部分是我们永远看不见的。如果我们能在困境来临时紧紧依靠上帝,恒切地祷告,会有我们梦想不到的效果。能如此,就需要信心,相信不管感觉上上帝离我们有多远,我们永远不会被上帝所丢弃。结果,当约伯在旋风中听见那“声音”时,他的信心终于实现了。上帝把大自然的景象揭露,包括太阳系、星座、狂风、百兽,都是约伯无法置喙的。倘若你对肉眼能见肉身居处的世界,都无法了解透彻,怎敢妄想了解那看不见的世界呢!约伯终于领会到那幅巨大的图景,遂在尘灰中懊悔。

上帝好象一个人,在隐匿时,清一清喉咙,遂泄露了他的行迹。

——艾克哈特(Meister Eckhardt)

下期预告

无语问上帝-卷二 在黑暗中看见-29 约伯乐极而终

经过一场痛苦悲哀与灵界的战争,到故事结尾时,约伯可谓幸福无比。不但得享四代儿孙之福,而且得的产业还比先前更多:一万四千头羊、六千头骆驼、一千对牛、一千头母驴,还有七个儿子三个女儿。圣经一五一十地记录下来。

书籍简介

上帝公平吗?上帝沉默吗?上帝隐藏了吗?杨腓力以其独特的视角款款回答了这三个问题。从旧约到新约,从亚伯拉罕到约伯,从耶稣到保罗,他发现:要了解上帝的作为,先要了解创世以来,上帝与人之间发生过的种种爱恨纠葛,才能明白为什么今天我们处于一个看不见上帝, 却要凭着信心来经历的年代——信心即相信即使在黑暗低潮中,上帝的爱依然存在。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杨腓力(Philip Yancey),毕业于哥伦比亚圣经学院,美国当代著名基督教作家,《今日基督教》主编。三十多年来,他凭借纯熟的文字和过人的洞察力,诚恳深入地信仰和生活中的艰难和困惑,影响了超过1500万读者。他的作品曾12次获得美国CPA年度图书金奖,并被翻译成25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国。

《无语问上帝》往期合集

01 要命的错误

02 理查德的迷雾

03 不敢问出声的问题

04 倘若

05 追根寻源

06 冒险的杰作

07 为人父母

08 无遮蔽之光

09 光辉灿烂的一刻

10 火中传语

11 受了伤的恋人

12 好得不可思议

13 降生人间

14 极大的期待

15 羞怯? 智慧?

16 迟来的神迹

17 进展

18 转换

19 风中的改变

20 达到最高点

21 打扰

22 问题在于……

23 宇宙中的角色

24 上帝公平吗?

25 上帝为什么不详细解释?

26 上帝沉默吗?

27 上帝为什么不插手?

福音TV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完整出处

转载时禁止添加原创不得添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