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
相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二战的战争体系就相对完整,但是随着全球化捆绑的进步,二战的整体规模要远大于一战,最残酷的当属苏德战场,双方各自数百万大军沿着几千公里的展现拉锯和对垒,数以千万计的百姓因为这次世界性大战而丧命,让整个人类世界对于战争都有了重新的认识,自二战之后,全世界都开始反思和厌战,所以才有了这几十年来相对安定稳定的美好时代。
但是战争的兴起,并非随着个人意志的转变而更改,是文明发展所带来利益争夺的必然。当你的视角在一个村的时候,你总是惦记着隔壁村的好东西,所以你总会想着去兼并其他的村,这就是最原始的部落战争和兼并。而当你的视角范围在一个县的时候,兼并几个县你就是一个诸侯国,兼并两个市你就是割据政权,兼并两个省你就可以独立建国。而当你的大局观停在一个大洲的时候,你就会发动侵略战争,在势力范围内建立圈子,去实现所谓的圈子霸主。这个圈子越大,所涉及的反对就越多,当你的政治野心在全球时,在你经济、科技和军事都能达到的情况下,未必就没有发动统一全世界战争的可能性。
黄巾起义
所以战争的起因,大都是因为冲突,但是放眼全世界,历史上内战最多的,似乎没有和我国能相提并论的国家和地区了。从上古时期,中原和四方少数民族的战争,再到后来西周分封,天下诸侯长达四五百年的兼并和争霸战争,即使到了封建帝国时代,我国也经历了无数场内战,秦末有农民起义和楚汉争霸,西汉有七国之乱,然后有汉武帝到汉宣帝时期的北伐,汉末有赤眉绿林起义,还有刘秀统一天下之战。到了东汉末年又有黄巾起义,天下分崩之后诸侯混战,紧接着时三国时代战争不断。
到了西晋统一之后,也就是十几年,又爆发了八王之乱,然后五胡乱华,北方经历了纷乱残酷的十六国时代,而南方的东晋,同样是战祸未平,多次北伐战争,还有内部叛乱,农民起义不断。东晋十六国之后,进入了南北朝时代,南北对峙之下,天下纷争略有好转,但是战争的阴云也是时常在,刘宋内部叛乱不止,北魏也时常南侵。后来北魏末年又爆发了六镇起义,紧接着东西魏分裂,那战争完全成了家常便饭。南梁后期爆发了侯景之乱,南方同样陷入了一团战火之中。
黄巢起义
隋朝好不容易统一天下,又连年征讨突厥,挺到二三十年后,隋炀帝杨广又发动了对高句丽的三次征讨,结果就是天下农民起义和诸侯叛乱风起云涌,岁末乱世又让天下陷入无端的战火之中。唐朝在隋末废墟上统一天下之后,又不断北伐北方的突厥、薛延陀、高句丽等部落,唐朝中期先是有安史之乱,然后又有和吐蕃的战争,后来回纥崛起之后,西北也是连年战乱,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也是战火不断。唐末黄巢起义之后,天下藩镇完全脱离中央政府的控制,开始了天下大乱时代,各镇诸侯之间互相兼并,最终就有了五代十国的乱世。
北宋完成了统一战争胜利之后,又和北方的辽国、西北的西夏之间长期对峙,北宋末期,金国崛起于东北,又灭了辽国和北宋。然后就是南宋和金国长达数十年的战争,蒙古又崛起于北方,开始不断兼并西域各国,然后和一步步蚕食中原,与金国的战争长达二十多年。蒙古灭金之后,大举南下,和南宋展开了长达四十余年的大战,直到十三世纪末期灭南宋。
但是元朝的统治也仅仅维持了不到百年,元朝末期,因为元朝政府的腐败,外加天灾人祸,从江淮地区开始,爆发了席卷整个南方的农民起义,最大规模的当属红巾起义,也在此时,南方彻底分裂,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明玉珍等多方势力沿江而立,当然还有江淮地区的韩林儿政权。随后朱元璋开启了统一南方的战争,统一南方之后,又北伐元朝,将元朝赶入草原,然后又用了二十年灭掉了北元政权。
红巾起义
但是明朝的统治也并非没有外患,明朝和蒙古之间进行了一场长达近两百年的战争和对峙,到了明朝后期,西北和西南土司作乱,东北的女真崛起并联合蒙古人一起入侵,明朝陷入了内外交困之中,再加上明末天下旱灾和疫情,直接造成了天下大乱,农民起义风卷云涌,明朝灭亡之后,清军入关,开始了一百多年的平定天下之战,从中原开始,先是灭农民起义军,然后灭南明,统一台湾,平定三藩之乱,摆平西北的噶尔丹。随后清朝又开始了在西北和西南的战争,花了近百年的开拓战争,才实现了对新疆和西藏全部地区的统治。
然而到了清朝末年,太平天国、白莲教、义和团起义运动风卷云涌,之后南方革命党兴起,在新思潮的影响下,通过一场声势浩大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随后中国又进入北洋军阀时代,革命党、北洋军阀、地方割据军阀之间展开了数十年的内战,后来北伐战争算是勉强统一了中国,但是还是军阀林立,直到1949年,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才终结了自鸦片战争以来长达一百余年的战乱,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
农民起义
中国,这片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土地,其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波澜壮阔的篇章。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也充斥着无数的内战纷争。为何在这片土地上,内战频繁发生,成为历史的一个沉重话题?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历史上的地缘政治格局极为复杂,毕竟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多元,民族多样的大国。从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汉唐时期的统一与分裂,再到近现代的军阀混战,中国始终处在一种多元势力的交织之中。这种多元势力的存在,使得各方为了争夺地盘、资源、权力等利益,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和战争。
其次,经济因素也是导致内战频发的重要原因。在古代,农业是国家的经济支柱,而土地则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因此,土地争夺战往往成为内战的导火索。此外,商业、手工业等行业的兴起,也加剧了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之间的经济竞争,从而加剧了内战的爆发。
古代农民
再者,文化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战的发生。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文化习俗差异较大。这种文化差异导致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隔阂和矛盾,为内战的爆发提供了土壤。同时,儒家文化中的忠孝观念、英雄崇拜等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战斗精神,使得内战更加频繁。
此外,政治因素也是导致内战频发的重要因素。中国历史上的皇权更迭、权臣争斗、外患入侵等事件,都导致了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在这种情况下,各方势力为了争夺政治权力,往往采取武力手段,从而加剧了内战的爆发。
最后,我们还需要看到,历史上的内战也反映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官僚与百姓的矛盾等,都是导致内战的重要原因。这些矛盾在特定时期激化,使得内战成为解决矛盾的一种方式。
北洋军阀战争
综上所述,中国历史上内战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缘政治格局的复杂性、经济利益的争夺、文化习俗的差异、政治局势的动荡以及社会矛盾的激化等。然而,正是这些内战,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进步,使得中国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壮大。今天,我们回顾这些历史,不仅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更是为了珍惜和平、维护团结,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